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事业新的跨越!

【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新画面】 苏州教育深议未来教师与未来教室: 教与学将是全息而主动的生态

 苏州自2013年开始推出“未来教室”,并以此为抓手推进教育信息化。从一间、两间到十间二十间,如今苏州校园里越来越多地出现未来教室,这样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会给老师和学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如何?12月3日,在苏州教育信息化展示月里,一场以“未来教师与未来教室”为主题的论坛,吸引了大市范围里近五百人参加。

论坛对在“未来教室”这一新型教学环境里发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来自高校学者、教育行政领导以及数量更为众多的学校一线管理者、教师共同聚焦教育信息化。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馆长吴胜东为大家解读《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深化应用、融合创新将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核心。同时将用“十大工程”来将江苏省的教育信息化带入一个“以应用为建设”的全面深化阶段。
【这“十大工程”包括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提升工程;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工程;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工程;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智慧校园建设工程;教育信息化典型示范工程;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工程;学习型社区建设工程;教育大数据整合开发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工程。】
吴胜东强调信息化时代下,人人、时时、处处的学习将成为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在这样的新型学习形态下,教育教学必定会发生极大的改变。同时在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方面,江苏省将计划建设1000个网络名师工作室和200个数字化学习社区的做法。以此来丰富教育教学的形态。吴胜东表示,网络名师工作室将鼓励名师在网上开课。通过网络,一名教师上课可以实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听课,这是最大化地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功能。这样的“网红老师”在十三五期间将不断出现。吴胜东说,十三五期间明确了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监测指标。他对苏州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所作的大胆尝试与实践表示充分肯定,尤其赞赏苏州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不是闭门造车,或者“财大气粗”地花钱买设备了事,而是真心实意搞研究,与多所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切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全省进一步深化教育信息化探索了可贵的“苏州经验”。
  当天的论坛上,苏州教育信息化深度合作高校之一,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黄涛教授作了题为《未来教育:未来的学习环境》的主报告。他强调技术的变革带给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前所未有的丰富性、主动性和变化性。但未来的学习不再只局限与学校,而是学校、户外、家庭三位一体,有机结合,无缝衔接的学习空间的概念。在这样的环境下,必定是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并且借助技术将更精准地有助于学习者思维模式的建构和发展。
    黄涛教授:以前我们的教学更多凭借教师的经验作判断,现在以及未来我们可能会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学习者进行精确的思维过程的测量,实现从知识到能力、情感、态度、思维方法等在内的全息认知的建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变成要更多的是以问题、探究的面貌出现,学生也会因此而更加主动,这就变成了学生是技术的领导者。这样的环境下,会迫使学生成为更主动学习的人群。
  论坛当天,早在2013年就与苏州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布了未来教室StarC3.0版,升级现有的苏州未来教室软件装备。
  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绍靖:现在我们推出云端一体化教学服务,就是将任何终端连接与云端,让老师与学生随时随处从云中获取需要的资源,并且我们提供了大数据分析的功能,对知识进行纳米级的细分,通过知识图谱、智能计算,让老师和学生得到相应的信息和可视化的数据。比如说一名小学生进行了一次数学测试,通过我们对大数据进行的纳米级的测评,就能发现这名小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卜雪梅)

苏州市电化教育馆

电话:0512-65104902

地址:苏州市劳动路289号(原三十三中学校内)